• 天美娱乐

  • Party and Mass Construction
    党群纪检
    学习教育 志愿服务 我和我的支部 党课开讲啦 学习身边榜样 党建引领 纪检监督
    习近平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文章来源 :学习教育 2024.03.13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习近平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定要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方向,提高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的水平 ,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工商联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努力成为政治坚定、特色鲜明 、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 。

    (2013年2月6日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

    (2013年11月9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回顾人民政协6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 ,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 ,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民政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也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  、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 。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 ,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 ,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 ,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 。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 、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 、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 ,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 。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 ,要在人民内部商量好怎么办,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够,要想把事情办成办好是很难的 。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中广泛商量;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 ;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 。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 ,就是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的过程 ,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 ,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 。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总结新中国人民民主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明确提出 ,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 、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 、独有的 、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 ,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 ,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 、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 、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 、制度基础。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在这个大政治前提下,我们应该也能够广泛听取人民内部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 ,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 ,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 、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 、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 。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所在。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对这个基本定性,我们要深刻理解 ,进一步凝聚共识,更好推进这项制度建设。我们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 ,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就是要通过商量出办法 、出共识 、出感情、出团结。

    (2014年10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十一

    我们有符合国情的一套理论、一套制度,同时我们也抱着开放的态度,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外来的 ,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基本的东西必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能走自己的道路 。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 ,各民主党派参政,没有反对党,不是三权鼎立、多党轮流坐庄 ,我国法治体系要跟这个制度相配套 。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十二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统筹推进政党协商 、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 、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十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 ,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说它是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 、程序化 、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 、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 ,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

    (2018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 、致公党 、无党派人士 、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十四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 、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总结经验,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 、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 。

    二是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要坚持性质定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是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 、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情况开展民主监督。

    四是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人民政协要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五是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人民政协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六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人民政协要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履职方向,以促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大局,瞄准抓重点 、补短板 、强弱项的重要问题 ,深入协商集中议政 ,强化监督助推落实。

    七是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 。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

    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人民政协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要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 ,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六

    70年的实践证明 ,人民政协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就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 。”实现民主政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 、很管用。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七

    在新时代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 ,更好凝聚共识,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八

    我说过,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 ,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 ,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 、推进多党合作 、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 ,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 、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九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 、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 、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 、全覆盖的民主 ,是最广泛 、最真实 、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 、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 ,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十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协商民主体系 ,统筹推进政党协商 、人大协商 、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 ,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 、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 ,提高深度协商互动 、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二十一

    “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 ,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 ,“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 、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 。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有关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重要论述的节录。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网

    返回
  • XML地图